官方网站号
微信订阅号

电话:
0771-2331662

邮箱:
gxgflcbgs@163.com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丹凤路8号高峰大厦

星创天地
扫码关注
官方网站号
扫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新闻资讯

News

聚焦标杆丨“智守青山”解锁生态富矿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量:

“智守青山”解锁生态富矿

——贺州造林部十年护绿与产业升级的破局之道


引子

“防火网”到“经济链”的生态革命  

在桂东连绵群山中,高峰林场贺州造林部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静默的革命:将8.4万亩林地打造成零重大火灾的安全屏障,更以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激活青山潜力2024年,超额完成木材销售任务,林地收储近2万亩,安全生产“零事故”……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套融合科技防火、精准营林与党建赋能的青山运营体系。这里,生态安全与经济效益不再是单选题,而是智守青山的共赢方程式。



科技织网,防火从“人防”到“智防”


天眼+地网10分钟响应的防火闭环  

防火通道就是生命线,无人机就是千里眼!贺州造林部经理刘杰指着监控大屏介绍。2024年,造林部投入43个高清摄像头、4台无人机构建空天地监测网,火情预警响应时间压缩至10分钟。通过严格落实林长制网格化管理,将责任细化至125个网格,护林员与周边村民联动巡查,全年发现并处置火险隐患5起,实现有火不成灾。  

贺州造林部联合多单位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林致真摄

创新实践:

可燃物清零行动:在火灾高风险区加强抚育,并在主要道路口设置防火宣传点,火灾发生率下降60%;  

防火通道动脉化:延长防火通道至24公里,形成15条隔离带,2024年阻隔山火蔓延2次,减少经济损失超100万元。

精准营林,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一地一策:科学营林的硬核逻辑 

州造林部以一地一策一投资为核心,提前做好伐前抚育、采伐办证,既能准确设计出材,又能方便潜在的木材商有信心参与竞标。2024年木材销售1.47万立方米,创收785万元。

开展伐区设计工作  杨威摄

数据亮眼:

营林质量领19片迎检林地中,16片评分超90分,桉树林管护质量稳居林场前列;

林地收储破纪录:全年完成收储1.96亩,林场各造林部中位于前列,桉树经营面积首超松杉林,实现历史性转型。

党建铸魂,从“铁脚板”到“智慧脑”


红色先锋队:森防一线的“硬核力量”

火情就是命令,党员必须冲锋!贺州造林部党支部书记施喜元介绍道。造林部29名党员干部组成半专业消防队,全年开展应急演练7次,研发智能火点定位系统,指挥效率提升40%。创新圆梦两山 奋斗有我党建品牌,拍摄微电影《坚守》,记录基层林业工作者坚守青山、坚守初心的奋斗历程,基层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回答什么是坚守全网点击破50万,掀起社会关注林业的热潮。 

贺州造林部党支部党员参观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黄姚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林致真摄

队伍赋能:

导师制育才:老技术员与青年职工结对培养,举办无人机技能竞赛,培养出8名操作能手;3人获评场外造林先进个人,1人获评营林生产标兵、3人获评林地林木收储先进个人 

贺州造林部开展“岗位练兵,奋斗强我”无人机技能竞赛  林致真摄

科技转型:护林员手持终端实时上传火情与病虫害数据,传统巡护升级为智慧眼+铁脚板双模式。

破局之困与解题之策


直面挑战:存活率、纠纷与冰冻灾害

尽管成绩斐然,造林部仍面临严峻考验:部分林地因林政纠纷涉诉,法院判决后台账处置不明;北部林地冬季频遭冰冻,经营风险陡增松杉林木价值低迷,潜亏压力凸显

破题思路:

制度强保障:修订承包合同,明确成本分摊与灾害处置条款;

科技补短板:试点土壤改良技术,引入抗冻油茶品种;

资源再整合:依托松杉林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探索生态补偿新路径。

启示录:青山的“可持续算法”  

贺州造林部的十年探索,揭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生的底层逻辑:

安全是底线:没有科技的防火网,便没有发展的基本盘; 

精准是引擎:从一地一策到产业链延伸,每一分投入都需算清生态账; 

党建是根系:红色力量凝聚攻坚合力,方能破解保护与利用的二元难题。 


文:邹万春  杨威

编辑:杜金环

核稿:邹万春

责编:朱兵  苏绍豪

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