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号
微信订阅号

电话:
0771-2331662

邮箱:
gxgflcbgs@163.com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丹凤路8号高峰大厦

星创天地
扫码关注
官方网站号
扫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新闻资讯

News

聚焦标杆丨陆川造林部上半年成绩突出,秘诀何在?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量:

夏日的陆川林区,绿意盎然。走进高峰林场陆川造林部的林地,新植的桉树幼苗挺拔向上,抗风品种Rut4533枝叶舒展,追肥后的中幼林长势喜人……这片曾屡遭台风、病虫害侵袭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高峰林场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陆川造林部以新造林完成78.8%、追肥完成88.7%、木材销售完成88%亮眼成绩作典型发言,成为全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他们直面困境的破局智慧,更是精耕细作的实干担当。


01

谋定快动:把准时节的“造林先手棋”


造林如种田,抢时是关键。陆川造林部经理马国锋常2025年初,他们便盯着天气预报算农时,抓住冬春雨水少的窗口期,提前部署新造林备耕。

3月上旬必须完成伐区备耕,3月底前种完油茶,5月底前栽好桉树。这是造林部立下的军令状。为确保进度,他们提前联络民工队伍,储备20300专业施工队;派技术员逐地块踏查,制定一地一策备耕方案。温泉横山400油茶林地,今年2月就完成清山整地,3月上旬油茶苗全部定植,成活率较往年提升15%

陆川造林部林地充满蓬勃生机  卢钦标摄

截至6月底,陆川造林部完成新植苗造林3344亩,占年度计划的78.8%;追肥3.96亩,完成率88.7%。新造林地未出现压苗、缺肥情况,中幼林长势普遍优于往年这源于他们创新全流程监管法分管技术员与民工同上工地同下工地,关键工序实行双人签字验收,内控监督小组不定期抽查,将质量意识刻进每个环节。


02

科技赋能:织密抗风防害的“生态防护网”


陆川地处台风走廊,每年风灾损失曾是心头大患2024摩羯台风后,造林部下定决心破解这一难题——从品种选育到技术创新,打出一套抗风组合拳

2024年引种的1055Rut4533桉树,在今年蝴蝶台风中交出喜人答卷:位于台风路径的清湖镇试验林,倒伏率仅3%,而同地块其他品种倒伏率超40%;沙湖、马坡镇的试验林更是实现零倒伏

查看Rut4533桉树发达的根系  邹万春摄

品种根系粗壮发达,就像张开的五爪,牢牢抓住大地马国锋刨开树根上覆盖的枝叶总结道我们还配套实施了修枝术和差异化追肥术,把树干下部1/3枝条修剪掉减少风阻,对抗风性更弱的12年生幼林施用低氮高钾肥和错开台风高危期再施,抗倒效果更明显。

除了品种创新、经营措施创新,造林部还探索出低成本抗风技术:两锄法造林取代传统挖坑,用锄头斜向开挖形成倒楔形种植坑,既增强苗木抓地力,又节约成本7080每亩深种剥杯技术让苗木根茎埋深增加10厘米,配合剥除营养杯,根系舒展更快,抗风能力提升30%

监测病虫害情况  卢钦标摄

面对薇甘菊、叶斑病、木蠹蛾等病虫害,他们变被动防治主动监测:护林员每周提交病虫害周记,无人机每月巡航3次,建立虫害发生热力图上半年完成叶斑病防治2.54亩,占首期计划的75%,较往年同期减少损失40万元。

针对蛀食树木枝干的木蠹蛾防治难题,创新采用“中医”疗法:采用无人机喷洒叶面肥和药物相结合的方法,增强林木免疫力。156.6亩桉树林试验结果显示,防治成效提升80%,而成本降低33%

03

极速响应:跑出台风救灾的“陆造加速度”

台风登陆前取消休假,全员24小时待命!今年蝴蝶台风来临前,马国锋在防灾救灾动员会上斩钉截铁地说。次日台风刚过,12管理技术员就带着护林员冲进林区,6小时内完成所有林地巡查,精准定位3600亩受灾区域。

700亩受灾林,10天全部完成救灾这是摩羯台风救灾时创下的纪录,蝴蝶台风中,他们效率更上层楼:统筹6支施工队分片作战,搭配扶苗培土打桩流水线作业,3600亩倒伏林木12天全部复位,苗木存活率超95%

开展救灾扶苗工作  卢钦标摄

那会儿天天下雨,我们带着雨衣、干粮上山,天亮开工,天黑收队,怕耽误最佳扶苗期。看着原来连片倒的幼在木桩的支撑下挺直了腰杆嫩芽造林部副经理张述彬欣慰地笑道

被动救灾主动防御,造林部建立起一套成熟机制:台风来临前召开动员会,储备5000根支护桩、200卷防护;灾后1小时内启动响应,24小时内完成灾情排查,72小时内全面开工。这套机制让今年台风造成的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60%

04

人才强基:写好队伍建设的“赋能密码”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造林部要发展,关键就在培养和用好人才。” 党支部书记李鹏亮在 陆造大课堂” 2025的开班仪式上坚定地说道,我们要党建引领下,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队伍,为林场发展注入源动力。

3年前我还是林业门外汉,现在能独立完成造林规划了。指着墙上的营林技术流程图,技术员何志钦感慨道。

“陆造大课堂”培训现场  蓝小滢摄

2023造林部技术骨干被抽调10人,补充的4零基础人员曾让工作一度停滞。如今,这支新队伍能独当一面,秘诀就在陆造大课堂

每周二、四晚,造林部会议室变身教室技术员轮流当讲师,自己做课件讲营林规程;分管领导坐在台下当学生,随时提问补漏。室外实训更具特色:在抚育现场,老技术员演示定萌除萌技巧,新手们拿树枝模拟练习;病虫害防治时,带着样本上山,手把手教识别特征、配药浓度。

倒逼式学习让我们成长很快。技术欧海峰翻出培训笔记,上面记着3个月超常规培训的成果:掌握无人机操作、ArcGIS制图,能精准判断5种主要病虫害。

如今,15名管理人员中,6名外业技术员人均管护超1.2万亩林地,却能高效完成各项任务——这得益于分区包片责任制,南区、北区各由1名副经理带队,林地责任到人,既压实担子,又激发干劲。

05

守牢底线:筑起安全发展的“防护屏障”

安全是营林的生命线。上半年,造林部累计开展安全培训413人次,员购买团体意外险,林区张贴标语、悬挂横幅140条。30次火警均能打早打小,过火面积0亩,靠的就是联防联控机制:与周边3个乡镇、12个行政村签订防火协议,护林员与村民组成巡逻队,清明、春节等关键时间节点全员值守。

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卢钦标摄

资源保护同样不松懈。面对6起征占林地事件,造林部有理有节维权:派技术员实地测绘取证,与用地单位反复沟通,最终4起成功处理,获经济补偿82.3万元。

既守住林地红线,又争取合理补偿,这是对林场负责,也是对生态负责。造林部副经理黄选洪说。


从新造林的抢时争先到抗风品种的硬核表现,从台风救灾的极速响应到队伍建设的固本培元,陆川造林部用实干破解难题,以创新推动发展。

高峰林场副场长黄正根(右二)在陆川造林部查看新造林长势情况  张述彬摄

高峰林场副场长黄正根说: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五在山精神的传承,是精耕细作的坚守,更印证了唯有直面挑战、主动作为,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上行稳致远道理。



文:邹万春

编辑:杜金环

核稿:邹万春

责编:朱兵  苏绍豪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