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如盖,清风徐来。3月19日,在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场部一棵树龄逾127年的古龙眼树下,广西生态文化宣传使者、高峰林场党委书记陆珍先正在给党员上《百年古树下忆初心 担当实干再创新绩》党课。当天,高峰林场总场第三、第五党支部,六里分场党支部联合开展“保护古树名木 厚植林业情怀”党日活动。陆珍先应邀给党员解读最新颁布实施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讲述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激励党员干部从党的光辉历史中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高峰古树名木故事,做保护古树名木的先锋模范。
党课现场 余秋玲摄
陆珍先指出,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被称为绿色“活化石”,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陆珍先强调,一是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赓续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二是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以实干之效彰显高峰担当,深化党建促生产,以先人一步、勇挑重任的干劲,汇聚共同奋斗正能量,带头落实好“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导向,努力在新的一年中“干出一个好年景,拼出一个好气象”。三是要带头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宣传,不断讲好高峰古树名木故事,让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绽放出新的光芒,让高峰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
党员分享学习心得体会 余秋玲摄
党员们聆听党课后,纷纷分享了学习心得。
林场的森林资源丰富,除了已获得“广西名木”认定的4株灰木莲外,还有如樟树、龙眼树、高山榕、白兰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这些古树见证了高峰林场建场至今的发展历程。我们要扎实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监测,切实落实古树名木养护责任,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生态文化传承好。
每当我邂逅一棵巍峨的古树,内心便不由自主地涌起深深的敬仰之情。从古树身上,我们应当汲取那份不断自我充实与沉淀的力量,学会在职业生涯的征途中,面对种种挑战与困难,犹如一名无畏的战士,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在百年龙眼古树下聆听党课,让我备受鼓舞。国有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我作为林业工作者,应该主动成为古树名木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古树名木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古树名木的守护者,我将守护好身边的“绿色记忆”,勇于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方法,围绕林场“135”工作思路和“360”全方位营林任务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实干为要”,推动分场营林生产提质增效。
红色的党旗引领着绿色的事业,巍峨的古树传递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那是一种坚韧的、顽强的意志。经受岁月风霜洗礼,依旧坚毅不倒,这不只是古树的一生,更是我们一代代林业人的缩影。它的存在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生生不息的绿色事业发光发热,在工作中更加奋发有为、勇往直前。
据悉,《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高峰林场正在积极行动,制订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方案,将通过“调查—鉴定—确认—公布—建档—挂牌”等流程,对场内13个分场范围内已纳入和未纳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名木全面开展调查,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保护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