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号
微信订阅号

电话:
0771-2331662

邮箱:
gxgflcbgs@163.com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丹凤路8号高峰大厦

星创天地
扫码关注
官方网站号
扫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林场文化

ForestCulture

灰木莲下忆林业发展, 生态文明谱时代新篇

发布时间:2021-07-15 浏览量:
一个明媚的春日,我走在森林公园生命河谷景区的灰木莲林下,晨光从树叶中穿过洒在树丛里的虎奶菇上,给一朵朵小伞似的虎奶菇披上一丝丝金色的霞光。三三两两的游客从树林边走过,拐进了旁边的林下产品体验馆,品尝虎奶菇、灵芝茶、灵芝酒,感受来自森林的馈赠。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广播里传来了动听的歌声,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迎来她的100年华诞。从1921年那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灰木莲,看着林下生机勃勃的虎奶菇,看着设施完备、风景优美的森林公园,不禁让人想起林场68年的发展史,不禁让人感慨建场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林场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灰木莲林

1953年,28名创业者在南宁市郊区的高峰隘就是现在森林公园附近的界牌分场上安营扎寨,建立了高峰林场,第一代高峰人发扬“住在山、吃在山、工作在山、学习在山、开会在山”的“五在山”精神,冒着酷暑严寒,让一片片荒山披上绿装,公园里拾青栈道两边直耸云天的杉木林就是第一代高峰人播绿、护绿的成绩。五六十年代,林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面积开荒造林,面对无水、无路、无电、无车、无技术、无设备、无参考经验的种种困难,他们想方设想克服吃住行、育种、种树、抚育等难关,让荒芜之地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为南宁市周边筑起连绵的绿色屏障,更为七八十年代新中国铁路建设、煤矿建设、城市建设等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木材。
看着眼前的灰木莲,让人想起她“不平凡的出生”。1960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赠送给周恩来总理一批灰木莲种子,这批种子经过培育后,1964年有一部分就种在这片土地上,林场的知青们在前辈们的指导下,发挥“茫茫林海炼红心、扎根林场不回城”精神,总结摸索、精心培育,终成参天大树,公园里这片树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越友谊林”。七八十年代,林场相续制定了“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以营林为基础,全面建设,采育结合,综合利用,永续作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森林经营方针。正是在正确的方针指导下,这片森林保存了百余种木本和草本植物,生物类群多样、树木长势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负氧离子含量超6000个/立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这里成为广西林业科技示范园,为2016年建设成森林公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峰森林公园河谷里的灰木莲

望着灰木莲林子对面树种各异的套种林,有的是针叶与阔叶树混交林,有的是珍贵树种与阔叶树的套种林,它们有的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有的高矮相应、林相各异,为森林公园呈现独特的森林景观。十八大以来,尤其自2017年林场实施国有林场改革以来,林场更提高了生态公益林的比例,增加了阔叶林比重,截止至2020年底阔叶林与针叶林比重达到了36:64,林种及树种结构基本合理,森林整体质量显著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林场还对友谊树、友谊林——灰木莲树林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近年来成果不断,2019年和2020年高峰林场分别获得立项“灰木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广西林业科技与推广项目)和“珍贵树种灰木莲人工林栽培技术推广示范”(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个推广项目,将更进一步熟化和提升灰木莲人工林培育技术。2020年林场申报广西地方标准“灰木莲培育技术规程”,已获自治区市场监督局立项。
2016年,灰木莲所在的这片森林开始了始无前列的喧嚣热闹。林场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的理念,筹建广西高峰森林公园,通过两年多的奋战和近两年的运营,公园拥有广西首个山地森林卡丁车游乐项目和南宁首个360°极限飞球影院;9D玻璃桥、天空之城、登峰栈道、时光隧道、生命河谷、星空露营和精灵王国等高质量游乐项目,与本身绚丽的风景共同构成了“人与森林亲密互动的神奇乐园”,被评为自治区4A级景区。2019年5月试运营以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2000多万元。


灰木莲林下套种虎奶菇

今天,这片灰木莲成为了明星树、友谊林、高附加值林,2019年她所在的这片林子成为最先打造的景点---生命河谷的打卡地、科普园,很多游客和学生专门到林子里参观。2020年,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林下经济,林场积极探索“林药、林菌、林菜”种植,在灰木莲下套种虎奶菇取得成功,憨态可掬、营养丰富的虎奶菇成为森林公园的靓丽名片,每天都有游客慕名来采购。今年,灰木莲林子再往前走300亩的红锥林下又迎来了雍容华贵的红灵芝,一朵朵红色的灵芝与一朵朵白色的虎奶茹遥相呼应。林子边建成林下产品体验馆,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灯光明亮、人头攒动,蘑菇、灵芝、药酒、山茶油等林下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游客竞相品尝、选购,真正实现了不砍树也有收益,真实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是林场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实例。
望着这片生机勃发的森林,耳边传来林海的阵阵涛声,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林场发展的一个缩影2020年末,林场森林面积为6.9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490.99万立方米,林场总资产77.43 亿元,全年总收入16.97亿元,净利润1.05亿元,林下经济总产值达2448万元,林场成为首批全国十佳林场,并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林场68年的发展历程是广西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林业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部署,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培育、林业产业发展、生态扶贫等方面走在前列,创造了人工林、速丰林、桉树林、经济林面积、木材采伐限额、木材产量、石漠化减少面积等七个全国第一。“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的金字招牌。广西林业发展的历程也是全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国务林人和全国人民70年播绿不辍,国土渐成丹青,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到9%,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2%,再到如今的22.96%,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印证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增长。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影下,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
望着在微风中摇曳的灰木莲,我心潮澎湃,作为一个参加工作24年的务林人,无论个人吃、穿、住、行,还是林场的基础设施、经济、生态、精神文明等方面都能切身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进步。正是沐浴在党的灿烂阳光下,无数个像我这样普通的中国人才能过上安全、美好的生活,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已经带领着我们创造了历程的辉煌,今天的辉煌更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在新的历程征程上,我们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像石榴仔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乘着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奋勇前进,破浪前行,向着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百年目标前进。


文:周红英

编辑:杜金环

核稿:屈艳

责编:莫凡

点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