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切的根源你不一定认同,但爱是一切美好的根源你一定不会反对。
世间万物,你觉得美的,是因为你心中有了爱,对事如此,对人亦然。作为一个基层的管理者,我深有体会,爱是让我安于现状的重要原因,也是我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
自认为是一个很念旧的人,可以在同一个地方静静地工作很多年,甚至害怕被调动,害怕做改变。但人在江湖,终是身不由己,转眼间也经历了多个岗位、多个分场的历练,回头一看,好像也没那么糟糕。无论在哪个岗位,跟哪些人,也都相处得很好,我也在锻炼中得到了成长,感受了爱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爱什么就说明自己缺少什么,念旧是因为我缺乏安全感,害怕新的人与事破坏身边长期以来的友好氛围,所以怕被改变。但真的到了一个新环境,因为太需要爱,所以也会主动付出爱。无差别地付出,往往也最能收获惊喜,大家都觉得我好相处,没啥心机,不戴有色眼镜看人。想要获得爱就要先付出,这是我能很快融入每一个地方的主要原因。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有些人防备心太重,总是小心翼翼地包裹着自己,结果是大家都不跟他交心,敷衍以对,反过来又让他感觉不到爱,恶性循环。
我们常常说爱是相互的,其实恨也是如此,在表达善意,获得善意的同时,也要做好表达善意,获取恶意的思想准备。这可能来自一个误解,也可能来自一份防备,更可能来自一份妒意。如果不想让自己也有恨,这个时候就需要保持定力,继续让善意延伸,换位思考,以德报怨,始终表里如一才能获得大家的敬佩,这是达到与大家真正深度融合的不二法门。虎头蛇尾或一见钟情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有些同志喜欢包装自己,做表面文章,第一次见面或许能给人惊艳,但一转身就暴露无遗,不是他嫌弃别人,就是别人嫌弃他,形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局面,一手好牌也迟早都要被打烂。
打铁还需自身硬,初到一个地方,不要老想着去改变别人,而是先想着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提升自己。
俗话说得好:“你什么样,你的国家就是什么样。”换过来讲:“你想大家变成什么样,你就得先成为什么样。”身先士卒放在哪个时代都适用,身体力行,事必躬亲,用行动去带动别人,远比用说教去指挥人要有用得多,你排头兵的站位有多高,你领头雁的干劲有多足,你的团队也一定不会落下有多远。我们可以不面面俱到,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一定要会做,而且也能做好,重要的是要时刻能起带头作用。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回报,有些人光说不练假把式,到头来带出一帮眼高手低的低能儿,遇事就只会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爱不但要体现在提升自己,优化自己,让别人觉得你值得去爱,去跟,更要体现在关爱别人,了解别人,激发每一个个体的潜力,发挥出整个团队的力量。要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每个人都是分场大家庭中的一员,家荣我荣,家耻我耻,先进的带动后进的,优秀的提携一下落后的,大家都像兄弟姐妹般的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内卷?不存在的。项目申报,评优评先,看个人的职称申报需求,大家相互谦让,成就彼此,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程,整个团队一起往前冲,一个也不能少,只有工作分工上的不同,没有个人身份上的高低,没有木桶理论的短板存在。
我现在的团队表现真的很好,工作责任心超强,只要是分内事,不用领导安排,周末自己来加班,平时早到晚退都是常事。特别是早上,种苗和施肥是要求全程有人监管的,几个技术员女娃,每天都是五点多就出门,七点多到山上,根本没空把自己当女孩子来看,看得我心疼,也很感动。其他人也都一样,书记敢于较真碰硬,率真耿直。副职尽心尽责,事无巨细,及时落实交办的事,为分场、为职工反映各种合理化建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管理人员、护林员也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任劳任怨,主动作为,碰到集体活动需要,更是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半夜加班也都不是个事。
这些凡人,跟平凡的我一起,都在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自己对绿水青山的热爱,表达着对作为一名高峰务林人的自豪。
文:罗耀维
编辑:杜金环
核稿:李日凤
责编:莫凡 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