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号
微信订阅号

电话:
0771-2331662

邮箱:
gxgflcbgs@163.com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丹凤路8号高峰大厦

星创天地
扫码关注
官方网站号
扫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林场文化

ForestCulture

木莲物语|遇见灰木莲

发布时间:2024-05-10 浏览量:


三年前,工作上迷茫的我,来到了高峰林场,希望从新岗位获取人生的新方向。然而,面对新的工作领域,我又陷入了沉思,我是否能胜任新工作?我的人生方向又在何处?直到一天,我遇见了与众不同的“它”……

灰木莲

雨后的美丽



在美丽的高峰森林公园里,有一片珍贵的灰木莲林。其中,有四棵大树被列入广西名木。
这片林栽种于1964年,是用20世纪60年代,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灰木莲种子培育而成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越友谊林之一。
四月是灰木莲花开的季节。一场雨后,我漫步在生命河谷,谷内花开娇艳的美丽异木棉格外抢眼。然而,我的目光却被灰木莲花吸引着。它的花朵洁白无瑕,似白玉兰花,端庄典雅,花朵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我不禁感叹,雨后灰木莲林真美呀!远处,一束光拨开云层均匀地洒落在花朵上,星星点点的光斑镶嵌在洁白的花瓣上,光影变得如此具象,花也因光的点缀增添了几分神秘之美。看到这一幕,我激动、震撼,小心翼翼地用相机捕捉它,原来这就是大自然的丁达尔效应。
有人说,树木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那么,这片灰木莲林一定是最浪漫的题材吧!我不禁想到,人生是一场有终点的旅程,走得慢一点又何妨,去尽情享受旅途中的美好吧!

历史的记忆



时间如白驹过隙,倏然而逝。漫步在这条千米林荫道上,就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感受着历史浑厚的沉淀。
据资料记载,越南开国主席胡志明一生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曾盛赞中越友谊:“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还把中国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改成“北京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表明了他对中国的友好立场,不因国际共运的变化而冷却。胡志明逝世后,中国连续派出两个代表团前往河内吊唁,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属罕见。
站在灰木莲下,不由地联想到,六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从胡志明主席手中接过灰木莲种子时的情形,我不禁感慨道:“见树如见史”, 这是跨越时空的遇见。灰木莲六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坚定完成使命的决心,让它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段中越两国恩深情长的故事将铭记在高峰森林里。
鉴往知来,今天,中越两国仍然坚定地走在命运与共的道路上,开启着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这也让我明白,一旦坚定了方向,做出了对的决定,就不能因外部的影响,而轻易放弃、迷失自己。

精神的鼓舞



昔日小小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它笔直挺拔,高大伟岸,英姿飒爽,以不惧怕风雨的姿态,经受住各种“考验”,迎接美好的明天。它让我明白了“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的道理,万物生长,始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树是如此,林场的发展亦是如此。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峰人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国土绿化事业中,让邕城郊外从荒山变成林海,他们是心怀“国之大者”的脊梁;进入七八十年代,高峰人成为林海的守护者,茫茫林海淬炼意志,在一次次拼搏中守住高峰绿色;九十年代后,高峰人立下“场外再造一个高峰”的誓言,不畏艰难,苦心经营,成为全区第一家利用社会林地造林的林场……
新时代的高峰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发挥一产优势,不断播种绿色,为守护广西绿水青山持续献力;壮大二产实力,勇立林业潮头,率先在广西国有林场成立第一家人造板工厂;深挖三产潜能,开发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土地开发建设等项目,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远处,一个坚定的身影穿梭在林子里,默默地、无私地守护着这片林海。他正是高峰人,他们以砥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深深扎根在此,将自己也长成了一棵树。
我凝望着灰木莲林,好似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向下扎根,向上开花,不负韶华,不负自己。此时,突然读懂了三毛:“愿来世做一棵树,一半是光,一半是影,方于风,沐于雨,不依附,不张扬”的智慧。在你我的心中种下一棵“灰木莲”吧!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支撑。有一天,你会蓦然发现,你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树,你也是其中一棵。
感恩遇见,感谢灰木莲给予我的人生启发。作为青年人,我要感谢前辈为我们打下的坚实基础,更要赓续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担当的精神。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扩绿、兴绿、护绿”多措并举的新要求,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祖国大地绘出更美新画卷。


延伸阅读

1.高峰林场“灰木莲”获得广西名木认定
2.栽种国礼树 长存友谊情
3.周恩来总理赠送的森林藏在高峰
4.木莲物语|灰木莲之歌
5.灰木莲下忆林业发展, 生态文明谱时代新篇
6.知识科普|高峰森林公园明星树种-灰木莲



文:刘宣佑
图:农雅
编辑:杜金环
核稿:邹万春
责编:朱兵  屈艳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