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木、厚荚相思、降香黄檀、红椎、油茶、桉树……沿着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下称科技示范园)的林区道路前行,数十种树种映入眼帘,彷如书本上的图片一跃而出,屹立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成了现实中活生生的林业科普教材。
五大园区逾百个树种
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优良树种展示区(下称科技示范园位于高峰林场界牌及东升分场林区内,面积2091.6公顷,丘陵地貌,海拔100~300米,坡度6~35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21℃左右,年降雨量为1200~1500mm,年蒸发量为1250~1620mm,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较适宜热带和亚热带树种生长。目前,园区内现存有我国最古老的中越友谊林。
科技示范园由速生丰产树种区、优良珍贵树种区、经济林区、针阔混交示范区、大径级材培育区等五个园区组成,树种近百种。其中,速生丰产树种园区以桉树类、相思类、松类和杉类树种为主;优良珍贵树种园区以红椎、檀香、格木、大果紫檀、柚木、降香黄檀、土沉香、中华杜英、灰木莲、西南桦、香梓楠、观光木、华盖木等树种为主;经济林园区以油茶、八角和肉桂为主;针阔混交示范园区以灰木莲、红椎等和松杉混交为主;大径级材培育园区以松、杉为主。
重要的林业科研平台
科技示范园的日常管护由高峰林场界牌分场负责,在示范园内实施科研项目的技术单位有广西林业厅、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广西大学、广西林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及国外一些林业研究机构等。目前,科技示范园已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森林经营样板、生态文明教育及林业科普示范区。
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目标是通过进行林木良种栽培试验和森林生态研究,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集科技、示范、试验及科普教育作用于一体,并最终建设成为广西林业科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园区内进行了《厚荚相思快速繁殖技术及其应用》、《杉木优质苗木快速繁育引种试验》、《优良珍贵树种栽培技术与生态效应研究》、《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质演变过程与机理》、《油茶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引进》等29个研究项目,39个子课题,100多个参试因素,涉及4个基础工程和50多个树种的试验研究。其中,《厚荚相思快速繁殖技术及其应用示范》获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奖,相思树人工林综合研究技术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3S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调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城市边的天然休闲吧
科技示范园,一年四季都是绿树成荫。走进示范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林中鸟儿婉转的鸣叫声,总能让人摆脱喧嚣的烦忧,安静下来。
由于科技示范园位于南宁市区较近,交通也便利。一到周末,科技示范园便成了骑行爱好者最喜爱的骑行圣地之一。2014年6月,由自治区农林水利工会、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主办,广西自行车运动协会承办的2014年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高林杯”山地自行车赛就在科技示范园举行,南宁、柳州、钦州、玉林等200多名广西各地的山地自行车爱好者纷纷前来参赛。不仅如此,科技示范园优越的资源环境给野战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游戏基地。
据界牌分场的相关人员介绍,2015年将完善科技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引进红花荷等新树种,让科技示范园真正成为林业成果示范展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