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号
微信订阅号

电话:
0771-2331662

邮箱:
gxgflcbgs@163.com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丹凤路8号高峰大厦

星创天地
扫码关注
官方网站号
扫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林场文化

ForestCulture

大山深处的执法人

发布时间:2022-08-23 浏览量:


“快点!银岭分场有林木被盗伐,要马上赶到现场!”白艳斌矫捷地跳上车,车辆绝尘而去,奔赴林业行政执法一线。

白艳斌,中共党员,2006年从广西大学林学院毕业后进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工作。2010年,他调入林场林政科,开始长达12年的林业行政执法生涯。

12年来,他参与处理的案件数量达到了上千起,一个惊人的数目。


坚守林业初心



从小,白艳斌就对森林有天然的好感。家门口旁边有一片小树林,一到夏天,他总是会拿张席子铺在林子下面,然后仰面躺在席子上。高中毕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林学专业,坚定了要当务林人的决心。
进入林场工作前,白艳斌认为林业工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干上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后,他真真切切体会到,林业工作除了快乐还有风险。
高峰林场在南宁市周边有多达55万亩林地,与几百个村屯接壤,人员复杂,林木偷盗、破坏林地、占地葬坟常有发生,森林资源管护难度大、压力大、风险大。

白艳斌在执法现场


为了保护好林场国有林地的完整性,无论是周末或节假日,无论是刮风或下雨,白艳斌的电话总是保持24小时畅通,目的就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起案件的信息。一旦有案件,他的身影都会出现在现场。
有一次,违法现场在山顶,车子根本无法到达,他和同事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徒步爬山到目的地。到山顶的坡很陡,稍微不注意就会从坡上滚下来,他们只能从路边扯下一根树枝来开路。陡坡上的草长得跟人一样高,草的叶子非常锋利,尽管他们十分小心爬坡,但依然还是将胳膊划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伤口。



当时白艳斌不小心脚一滑,重心不稳的他容不得有半点迟疑,立即抓住了旁边的草,手马上被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沿着手心洒落在土壤里。随行的同事撕下自己衣服的衣角,简单帮他包扎一下,他们又继续爬山。
像这样艰难地到达现场,白艳斌也数不清是多少次了,毕竟执法路上是执法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爬山涉水后跟村民唇枪舌战,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这才是白艳斌的工作开始。



在外人看来,紧绷的神经,高强度的体力消耗,这样的工作强度令人难以忍受。
白艳斌却说,林业执法工作就是这样,你不能只看到它苦和累的一面,其实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每当妥善处理一起案件,守护了一片绿水青山,我是发自内心地高兴,这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他还给笔者唱了一首从网上学来的小曲儿:“走在崎岖的林间小道,护卫着森林资源,挥洒着青春的热血,谱写着绿色的梦想,哪怕汗水打湿衣裳,哪怕树枝划伤脸庞,我也无怨无悔……”。

“老黄牛”的学习精神



刚开始接触林业执法工作,对于白艳斌来说有点懵。复杂的执法手续、众多的法律条文、繁琐的案卷整理……这些都让白艳斌无从下手。
然而,他很快调整好心态,用勤学来填补自己对林政执法知识的空白。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随身携带着《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行政处罚法》等几本小册子,一有空就拿出来翻看。和他同在一个办公室的韦振联告诉笔者,当时白艳斌跟着了魔一样,什么时候都能看见他拿着这些小册子在翻,有些册子被他翻烂了。



写案卷是白艳斌的短板,为了将案情讲述清楚,白艳斌常常下班后还窝在办公室研究案卷材料,从网上查类似案件资料反复琢磨,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一个月后,他就掌握了写案卷的技巧,迅速成长为同事里写案卷速度最快的人。
现在,白艳斌对这些工作已经得心应手,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在学习的路上没有止步,投入了无人机、制图绘图软件的使用研究中,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执法效率。同事都笑称他是“好学的老黄牛”。

刚柔并济守好林地



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涉及面广,很多村民的法律意识不强,违法行为经常发生。白艳斌深知,处罚并不是执法的最终目的,让群众知法守法才是保护林场森林资源最好的途径。
2020年,平厂分场发生一起因烧松材线虫病疫木导致的火灾,白艳斌通过多方调查,锁定了涉事当事人,但是当事人因为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承认。
于是,白艳斌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认真分析其中利害关系。几天后,当事人主动来到了林场林政科办公室,承认了他的违法行为,并在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签了字,担负起了他应负的责任。



说理是温度,法律的尊严也不容挑衅,遇到不讲道理、强硬的犯罪人员,白艳斌也不妥协,坚决拿起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几年前,长客分场发生一起村民砍伐林木种柑橘的案件,白艳斌长时间劝说无果,村民还拿着刀冲着他喊道:“这哪里是你们的地,这明明是我的地,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关你什么事?”
看着当事人性格冲动,无论怎么劝说都无果。为了维护国有林地完整,白艳斌果断通过法律途径强制收回林地。



现在,随着普法工作的普及,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违规违法的现象也开始逐步减少。
“林地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少了,执法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了。”白艳斌感叹地说:“林业发展进入好时代了,我相信场群关系会越来越融洽,保护森林资源会渐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行为。”



文:杜金环
编辑:杜金环
核稿:李日凤
责编:莫凡   屈艳



点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