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烟滚滚,遮挡不住我们探索的目光;山路弯弯,更加坚定了我们追寻的脚步。
2022年11月8日,高峰林场平甫分场、公园中心、贵港造林部三个基层党支部在场党委书记陆湘云的带领下,一行31人奔赴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盘龙分场实地考察学习桉树“万元林”建设情况。
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在场外租地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单产,提高营林质量,提高林地效益就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这也是我们考察的主要目的。
车辆行走在盘龙分场的小路上,烟尘滚滚,看不清路面和前方,久旱的天气,万物都急需一场甘霖的洗礼,但让我们兴奋的是,从两旁的车窗望去,一路映入眼帘的,皆是青翠的景象。幼树长到十来米高才开始自然整枝,未整枝的树形呈柱状或塔状,树干上的树皮也都是黄褐色的,长势非常旺盛,保存率也非常高,排列整齐,像一行行挺直的卫士;中龄林、成熟林树皮灰白,圆润通直,直插云霄,但树顶依然保持尖塔形状,没有停止生长的迹象。透过林子,全是层层叠叠的树木,我们有些人本来是晕车的,但此刻也变得清醒异常,感叹不已。
如果说眼见也不一定为实,那参观点的监测数据就很有说服力了。第一片林林龄1年半,树高10米,年均生长超过了6米,还没开始自然整枝,林相均匀;第二片林林龄10年,平均树高26米,胸径19公分,年蓄积量2.4立方米,亩出材超过20立方米。这一片林已经在向两万元/亩迈进,真正达到了面积不变,效益增倍的经营目标。培育出这样的林子,在黄冕可不是一片两片的事。据悉,在去年的采伐中,有16片林子面积超过9000亩,每亩出材均超过11立方米,都接近了“万元林”的目标。
参观黄冕培育的“万元林”,我总结出三点经验。一是延长采伐年限。黄冕从2016年起就开始意识到培育高产林和大径材林的重要性,很早就作出了延长轮伐期的战略部署。我们虽然也已经开始了两三年,但终究还是来得晚了一些,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们要继续延续这个政策下去,避免经济上的短视行为。二是努力提高营林质量。什么都要从“早”字着手,每年春节前务必完成造林备耕工作,避免春节疫情和节后民工荒。2月份完成种植,迎接即将到来的绵绵春雨和万物复苏,让苗木加快木质化以避开4-5月份的蟋蟀虫害。尽快进行一次扩带施工,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减少因台风原因导致桉树倒伏。3-5月份必须完成追肥,让林子在台风到来前树干粗壮坚硬,能够有效应对风吹折断。如果错过了这些时间,造林成效将会天差地别,这跟我们提出的“提前完成永远在路上”的要求也不谋而合。当然,种苗、补植、肥料种类、施肥数量、施放次数、抚育及时与否等质量管控也都很重要,所谓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是有它的道理的。三是延长管护年限。延长轮伐期不等于只是简单地拉长了时间,还应该在管护上继续加大投入,每年继续保持抚育和施肥,提“钱”完成它保持继续快速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供给。做到了上述措施,桉树的稳定高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万元林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除了学习黄冕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还要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病虫害,特别是桉树焦枯病和薇甘菊,我们要高度重视,早做防范。一是要适地适树,对于焦枯病易发生的地方,结合油茶双千计划,考虑在山的下部种植油茶,上部才种桉树,避免因病残林拉低单产;二是加快焦枯病防治试验推广,通过药剂喷、助剂洒、药肥施的方式提前进行立体防治,避免发病,影响树势和生长速度。三是结合抚育及时开展薇甘菊防治,一定要一露头就打紫薇清或除草剂,坚决不能让它开花扩散形成气候,更不能让它攀援到树顶。
我相信并坚信,高峰的“万元林”,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天上的繁星般灿烂,在高峰场内场外的大地上遍地开花,光彩夺目。
文:罗耀维
编辑:杜金环
核稿:李日凤
责编:莫凡 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