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业设计方面工作将近十一个年头。这些年来,去过很多林地做调查,做的事情大同小异,却对第一次调查记忆犹新。
思绪回到多年前,记得那次去分场做一片松树林的设计调查。队里安排好人员,收拾好工具,分两部车,兴致高昂地向目的地出发。一路上,听着老队员陆工说着从前做外业调查的故事,有偶遇野猪的惊奇,有躲避蜂群的危险,有车陷泥路的焦虑等等,心中无比地兴奋,却又很担心。
很快,车便驶离了城市大道,进入了林区。看惯了高楼林立的我,一下便被眼前一排排的绿树吸引住了,整齐的树干,相等的高度,呈梯状层层向山上延伸,像阅兵仪式上威武的士兵,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来到要调查的松林旁,眼前的景色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山上,连绵的松树,一望无边。山风掠过,树枝摇晃,松针轻拍着松针,发出“唰唰”的声响,像是在为我们这些远道的人鼓掌,欢迎着我们,山脚边上,能看清一棵棵粗壮的松树,挺立在那里,像一排排卫兵在站岗,守护着后面这一座绿色的宝藏,深褐色的树干上挂着一个个白色的带子,松脂从刀口流出,沿着树干凝固,形成一串串乳白色的树脂。斑驳龟裂的树皮,串串的固态树脂,这些松树似乎在讲述着久远的故事。山脚再往下,一条小溪沿着林边山沟蜿蜒地流淌,溪边绿草茵茵,蜂飞蝶舞,一幅曲径通幽的美景。
一行人看好地形,分配好任务,便向林子深处进发。我们采取的是带状调查法,我的任务是走在前边,拉好样带,方便其他同事测量数据。拉测绳在我想来是极容易的工作,于是二话不说,带上行囊,拉着测绳便向山顶的方向前进。林子里铺满了掉落下来的松叶,金黄色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树脂气味,远处不时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声,让人仿佛进入了一幅古香古色的奇幻画境。
我没有时间多想,抓紧时间,快步继续向前冲去。行经过半的时候,感觉身体有些不适,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出,滴落在地如下雨一般,衣服已经湿透,一股气血从太阳穴直冲头顶,呼吸变得急促,双脚也变得异常的沉重,眼前的事物开始模糊,一株株直挺的树干在一瞬间变成了城墙,挡在我的前面,就连脚下的一些小灌木也让人寸步难行,剩下短短的几十米,在此刻变得远不可及。
“小周,没事吧”,“小周,注意安全”。耳边响起同事们关切的声音,原来是他们见我久久不前,担心出现状况,特意鼓励着我。听见他们的提醒,我头脑清醒了一些。想到这种状态应该是轻微中暑的情况,于是连忙扶住身边的树,拿出水壶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定了定神,回想刚才可能是行进过快,用力过猛,再加上烈日当空,身上水分急剧大量流失,才导致的问题出现吧。休息半会儿,精神恢复之后,我迈开步子,拉着测绳继续向前。有了前面的教训,这次我不再一个劲地猛冲,而是慢步前行,不时抓住前面的树枝,借助臂力拉扯上去。这些树啊,这一次成为了我的朋友,在我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双手,助了我一臂之力,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在它们的帮助下,剩下的路不再难行,脚下的藤蔓杂草也不能把我阻挡。很快,我便到达了预定地点,完成了这次任务。
回头望向其他同事,他们衣着绿色迷彩服,早已融入了这绿色的海洋。要不是这深褐色的树干的反衬,还真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们。他们有的记录,有的测量,传递信息的喊声此起彼伏,就像胜利的歌声,那么好听,那么悠扬。
时间慢慢流逝,这一次调查任务也基本完成。就在大家在林中休息的时候,风声忽起,望着风来的方向,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一片,已经把远处高山遮住,不见踪影,并急速地向我们这里翻滚而来。我的脸上已经能感觉到夹杂在风里的雨星了。陆工当机立断,迅速让我们整理好数据,检查好工具下山。阳光早已不见,走在林子中显得更加的阴暗,树枝摇晃的幅度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如群魔乱舞的地狱,又如万军厮杀的战场。
我心中一惊,从没经历过这些的我着实有些慌张,但看着其他人都有条不紊地行动着,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也让我假装若无其事,紧跟在队伍的后面。来到山下的林道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小跑起来,想尽快地回到车上。但终究还是快不过这雨。豆大的雨点如万箭齐发,打在脸上有些发麻,倾盆的大雨随后而至,打湿了全身。汗水、雨水混在一起,顺着裤管流到了地上,本来好走的黄泥小路,也变得湿滑不堪,一不小心就让人脚下一滑,打个踉跄,大家索性不再跑了,慢慢走起来,兴致高的还大声吼起了山歌,歌声混着雨声,雨声和着歌声,让我心中的慌张和全身湿透的不适感,瞬间荡然无存。这山这林这雨,这欢声笑语,让我想起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诗所描绘的场景,大概也会是这样吧。
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松林,它们的落叶变成了养分,他们被割脂,被制材,身上的一丝一毫都在发着光。现在,种在那里的树木也早已成长成材,继承了它们的雄壮,继续守护着那绿色的宝藏。而我们,作为基层的林业工作者,更有着守护他们的使命,紧紧跟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大方向,不偏航,为祖国绿色事业贡献力量,为新时代谱写壮美乐章!
文:周奇丰
编辑:杜金环
核稿:李日凤
责编:莫凡 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