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力亲为造林地,二十二载事竟成。并肩民工汗如雨,共绘绿业谱新篇。
在我们容县造林部有这么一名老将,他从初出茅庐的林场新人,到独当一面的分场场长,再到如今造林部的承包者,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却从未磨灭他对林业的热爱与执着,他就是容县造林部的承包者周联泰。自他来到高峰林场以后,始终坚守在林业的第一线,风雨无阻,日复一日。他的身影,成为了那抹绿色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秉承着初心与使命,初到容县的周联泰,满怀激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崭新的造林征程中。正是这份对绿色事业的无限热爱,让周联泰从零开始,逐步发展到如今的19片林地,林地面积近九千亩,成为容县造林部公认的“造林大户”。然而,其中的艰难与付出,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

周联泰(右二)获得场外造林先进个人表彰
周联泰深知,造林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对大自然的承诺与后来者的责任。的确,周联泰的成功并非侥幸,而是来源于他对工作的极致追求和持续不懈的努力,以及严格精细的林地经营管理理念。从清山炼山到苗木的栽植,再到后续的抚育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他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一步骤都能符合最高营林标准。在他的高要求管理下,他管护的新造林林地,行列整齐,成活率高;他管护的抚育作业,可以做到林下寸草不生,干干净净;他管护的追肥作业,标准到像每个坑内的肥料像用称来称量过。林地中的植苗坑大小几乎完全一致,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容县造林部的“免检”品牌。最典型的就是2023年桉树植苗造林面积1028.10亩,成活率超过97%,平均树高4.5米,生长量全部达到规定指标的120%以上。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他无数次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是他对技术规程的严格执行,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这些成就无不证明了他对造林事业的认真与负责。
每当工地开工,周联泰都会在天不亮时,开着自家的皮卡车,和工人们一起出工。在工人之间来回穿梭检查指导,甚至亲自上阵扛肥料、挖坑种树,直到工人全部收工他才驱车返回驻地,二十二年,始终如一。造林部的人都说,“周联泰长期跟民工做工,在工地里面你分不出谁是民工谁是负责人。”而为了让工人们鼓足干劲、认真负责,周联泰更是每日携带着现金进入工地,当天施工,当天检查,检查合格,立即现场发放当日工钱。这样的举措,无疑为工人们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信心,也彰显了周联泰作为林业人的高尚品格。
在过去的二十二个春秋里,他管护的林地,累计采伐面积已超过一万多亩次,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次汗水的浇灌与心血的凝聚。而这些辛勤的付出,也换来了丰硕的回报——总计产生收益超过一千多万元,为林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他个人赢得了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有人曾问周联泰,为什么你要这么全身心的投入?为什么你管护的林木林相这么好?为什么你管护的林地能收益这么高?
周联泰说,干事创业贵在坚持,还有就是要多干多总结,我干了半辈子的林业,一直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把坚持的付出变换成实际的收益,而且我还要继续将这个事业干一辈子。
是的,周联泰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坚持,他的认真,他对每道工序的高要求高标准,就是他管护的林地林木都能高盈利的绝招。更重要的是,周联泰始终保持着对林业的敬畏之心,紧跟林场和造林部营林措施,积极践行营林“360”全方位营林目标任务,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林业工作者,更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经历,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是对“高峰林业 永攀高峰”精神的深情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