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号
微信订阅号

电话:
0771-2331662

邮箱:
gxgflcbgs@163.com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丹凤路8号高峰大厦

星创天地
扫码关注
官方网站号
扫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林场文化

ForestCulture

【高峰人故事】面朝林海 拥抱青春——我的林业青春纪念册

发布时间:2022-11-08 浏览量:
《面朝林海 拥抱青春——我的林业青春纪念册》一文由高峰林场长客分场梁世欣同志撰写,在自治区林业局“我与基层林业那些事”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青春的经历总是难忘的,即使事儿芝麻绿豆一点大,也能让你回味无穷。

青春的味道总是甜甜的,即便再苦再累,也能苦中寻乐,用乐观的心态释怀困难的羁绊。

青春,在平凡中孕育希望,在平淡中涵养理想。我的基层林业工作经历也是这样,虽然平凡,但是充满希望,虽然平淡,但是弥足珍贵。

梁世欣同志在认真学习

01

抉择:只因林业情愫难以忘怀


坐标:长沙。
2006年6月26日,我毕业了!我背起行囊离开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离开了这个待了四年的地方。分道扬镳前夕,老铁室友刘松对我说,他四年的东西白学了,因为他要回家乡继承家业。他问我,是不是跟他一起过去打拼,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新天地。因为与他有四年同窗的感情,他的提议令我难以抉择,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彻夜未眠。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听从父母,回家乡的林场工作。
临走前,刘松问我,为什么选择林场,林场的社会知名度低、收入低、工作辛苦,其他行业不比林业好吗?我对他说,自己从小就在林场长大,父母都是林场人,这是难以割舍的情愫。对比以前,现在的林业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回到林场,就好比回到自己家,风吹雨打,总有个遮阴挡雨的地方。林科大“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不也说得很好吗,林业看似平凡,但却是非常有前景和活力的行业,我相信,在这棵大树的护荫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带着对故乡的感情,我离开了热闹的星城长沙,回到了以前小时候生活过的高峰林场。我们大学班里,就业后选择林业的确实少得可怜,即便从林业院校毕业,林业对他们来说,仍然是冷门中的冷门,这确实是当时社会普遍对林业的热度不高反映出的问题。面对很多同学对林业表示的不起眼,我不想作过多的解释,只是,我心里暗暗地憋着一股劲——有朝一日,我会让你们看到不一样的林场、不一样的林业!
或许,这就是我难以忘却的林业情愫吧。

梁世欣同志与分场职工一起上山造林

02

感动:只因林业情谊难能可贵


坐标:北京。
2015年,我得到了一个跟班学习的机会,中国林场协会秘书处在高峰林场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到北京跟班学习一年,场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那时的我,女儿出生才3个月,离别前,妻子带着嗷嗷待哺的女儿到机场为我送行。临别之际,婴儿车中的女儿面带微笑,而我,却早已泪流满面。
在北京工作的这一年,与家人千里之隔的思念之情时常涌上心头,头几个月,这种感觉异常强烈。还好,中国林场协会是一个暖心的集体。姚会长、耀恒秘书长、光华大哥、春华大姐、亮生兄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这让我这个外地人很快融入这个集体之中。
那一年,我很幸运,正值国有林场改革元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前所未有的重视,以中央6号文件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在协会会长、秘书长等领导的指导带领下,我也有幸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了一些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的重要会议,并随会长、秘书长调研了浙江、山东、四川等省的国有林场。能够走出广西,看看其他省的国有林场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色,我的视野得到了非常大的开拓。这些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我去过浙江的雁荡山林场、山东的原山林场和寿光机械林场、四川洪雅县林场,简直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得不可方物。这些林场各有特色,在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走出了不同的路子,非常值得借鉴学习。看着林场美丽的生态环境,看着林场职工们喜笑颜开的面容,我不禁为自己当初正确的选择而感到自豪。是的,林业人没什么不好,相反还超级好,我们天天与大自然一起,吸收充足的负氧离子,身体倍棒,身心倍爽。
那一年,我更幸运的是,收获了一辈子难忘的友谊,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平凡林业人的闪光点。春华姐,年纪虽大,但凡事都是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记得一次与她一起到山东寿光机械林场筹备林场协会年会,许多参会领导凌晨才能抵达酒店,她全然不顾自己的疲惫,坚持等到最后一人到酒店报到才回房休息。光华大哥,家住二环以外,但却坚持每天最早到办公室,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身上。耀恒秘书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无论天气如何,都是坚持地铁出行,用他的话说,作为林业人,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带头倡导绿色出行,那还怎么带动和影响身边其他的人呢。或许,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却告诉我,林业工作无小事,不管从事何种工种,都要身体力行,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带头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
或许,这就是林业人的可爱之处吧。

梁世欣同志与分场护林员一起巡山和开展森林防火演练

03

坚定:只因高峰精神迎难而上


坐标:南宁。
2022年,这时候的我,已来到高峰林场长客分场工作。一年之计在于春,1月中旬,正是春耕的时节,为了把分场的营林质量提上去,我与长客分场的干部职工一起交流和讨论如何更好地做好营林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由于当时已近春节,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工已返乡。面对这些困难,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后,我们最终决定,将主题党日活动与营林生产结合起来,开展春季造林行动,全员上山种树,不等不靠,早抓快干,一鼓作气在节前全部完成新造林任务。
说不如做。1月22日7时许,我们全员已到达造林地点,即便天公不作美,但大家依然斗志高昂。大伙发扬“学习在山、开会在山、吃饭在山、工作在山、睡觉在山”的“五在山”精神,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男同志主动卸苗、扛苗、摆苗、种苗,女同志也不甘示弱,秀梅场长率先垂范,挖坑、种苗、回土、夯实,一排又一排,一个人就承包了大半个山头的种植任务。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大家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受到下雨的影响,从早上7点半一直干到下午5点才下山。虽然个个一身泥巴,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场部机关调到分场,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基层工作的不易,但青春就应该这样,不尝过泥泞的滋味,怎么能忘情享受雨后的彩虹?身为高峰人,我们平时耳濡目染“五在山”精神,只有真正实践,方知“五在山”精神的真意。
在长客分场的工作与生活,与曾经场部科室的工作或北京的跟班学习有很大不同,远离了琐碎的事务,可以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做一些基层工作的日常。在基层工作的日子里,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树为伴,与鸟为邻,氛围快乐而团结。我们有共同上山种树、施肥的欢声笑语,有共同为守护林区全体值守的齐心协力,有担心民工安全、场部安全而立即防汛排涝的紧张,也有保障家园卫生而挥汗劳作的用心,有为了建设“书香长客”而全体学习阅读的激情,也有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全员创建的努力……总之,林场的工作,外界看起来很偏远、很困难、很辛苦,但苦中作乐,迎难而上的感觉,却是局外人体会不来的,这种感觉,就像《孤勇者》的歌词一般,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在“高峰林业 勇攀高峰”精神的熏陶下,你不会在虚度光阴中随波逐流,不会在彷徨无助中寻找方向,不会在困难逆境中止步不前,只要你积极对待,青春就能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或许,这就是高峰精神特有的味道吧。
青春如诗,吟唱起风骨,言志为芳华。
青春如歌,无悔择时路,自当奋勇行。
对我而言,我的青春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即便韶华逝去,心中的那个高峰依然坚定和笃定。面朝林海,广阔的天空会一直为你而湛蓝;拥抱时代,迎难而上,青春就会展现不一样的绚烂!


文:梁世欣
编辑:杜金环
核稿:李日凤
责编:莫凡  屈艳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