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号
微信订阅号

电话:
0771-2331662

邮箱:
gxgflcbgs@163.com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丹凤路8号高峰大厦

星创天地
扫码关注
官方网站号
扫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林场文化

ForestCulture

一片林海 一段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量:

在广西的广袤大地上,高峰林场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闪耀着奋斗与希望的光芒。作为一名林场的职工,我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林海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见证了它的变迁与发展,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入林场时,我对林业事业憧憬,对这片林海充满好奇与敬畏,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的挑战。在入职培训中,我了解到高峰林场有着辉煌的历史,从1953年创立,到如今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国有林场,这背后是无数前辈们辛勤付出与坚守的成果。前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山造林、护林防火,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出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林业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入职后,我被分配到了贵港造林部,这里有着一群热情洋溢、经验丰富的同事们。他们像家人一样欢迎我,耐心地向我传授造林技术、林木培育知识以及日常工作的注意事项。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林业工作的节奏,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能够熟练地完成各项任务,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学习无人机操作技能

基层的林业工作是充满挑战的。我们背上工具,踏上巡山护林的路途。山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我们无畏前行。我们顶着烈日,挥洒着汗水,将树苗植入大地。这些树苗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它们将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为大地披上绿装,为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在工作的日子里,我不仅学会了造林技术,还深刻体会到了林业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每一次的造林任务,都需要我们精心规划、科学实施。从选苗、育苗到栽种、管护,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我们常常在山间穿梭,仔细检查每一棵树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看到一片片新绿在山间蔓延,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被调到营林科,这一新的岗位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林业科技的前沿领域,也让我对林业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无人机技术的引入,为营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通过无人机,我们可以高效地完成森林资源调查、病虫害监测、造林效果评估等工作。在无人机的镜头下,林地的全貌尽收眼底,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都清晰可见。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成本,提升了营林工作的精准度。

我深知,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操作,更需要结合林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应用。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积极与科研机构和同行交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营林工作。从选择合适的树种,到制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管护措施,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通过科学的营林方法,我们不仅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还促进了林木的快速生长,为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高峰林场工作的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林业工作的酸甜苦辣。工作中有艰辛与挑战,但更有收获与喜悦。这片林海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承载着我的梦想与希望。前辈们用青春和汗水为我们铺就了前行的道路,而我们这一代林业人,更要接过接力棒,继续在林业事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壮美广西歌嘹亮,林业人来把歌唱。十年树木将天量,百年树人守国疆。”正如我曾经在诗歌中所写,我们林业人将这片林海视为自己的家园,用爱与责任守护着它。我的高峰成长故事还在继续,我将与这片林海一同成长,一同见证高峰林场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谢元午

编辑:杜金环

核稿:邹万春

责编:朱兵 苏绍豪

点赞: 0